
【化学成分】桦树茸的化学成分有多糖、桦褐孔菌素、桦褐孔菌醇、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等超过215种成份,它能有效地针对荷尔蒙和免疫系统失调及对抗癌肿瘤的成长。白桦茸化验结果发现其所含的S.O.D.(超氧化物岐化酵素)是灵芝的55倍, 巴西蘑菇的23倍, 桑黄的318倍, 猴头菇的25倍, 舞茸的31倍, 且水溶性多醣类 如1,3-1,6 β--葡聚糖高达 55.6mg/
【外 观】棕色粉末。
【临床功效】桦褐孔菌在俄罗斯民间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用真菌,属于纯中药,是21世纪的保健功能性食品。长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表明使用桦褐孔菌无任何毒副作用,起到的药效分为以下几种:
1. 治疗糖尿病。俄罗斯Komsomlshi制药公司桦褐孔菌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非常高。
2. 抗癌作用。对多种肿瘤细胞(如乳房癌、唇癌、胃癌、耳下腺癌、肺癌、皮肤癌、直肠癌、霍金斯淋巴癌)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防止癌细胞转移、复发,增强免疫能力,促进健康。并且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、化疗,增强病人的耐受性,减轻毒副作用。
3. 防治艾滋病。对艾滋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
4. 抗衰老。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保护细胞,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,增进细胞寿命,促进代谢,因而能有效地延缓衰老,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
5. 有效抑制传染性病毒。可预防感冒。
6. 防止高血压。据报道桦褐孔菌不仅是一种补药,而且是血液的清洁剂和疼痛的缓解剂。
7. 改善并预防过敏性皮质。
8. 对肝炎、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肾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。并对呕吐、腹泻、胃肠功能紊乱有治疗作用。
俄罗斯(西西伯利亚、远东部分、堪察加小岛)、中国黑龙江、吉林省(长白山)。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5~50°的地区。
白桦茸又称桦褐孔菌,深栗色的多孔菌菌,子实体呈伞形平伏在树皮下,菌肉黄褐色,但在自然界很少形成子实体。常在树皮破损及伤节处形成肉瘤状的菌核,大小如拳头或更大,表面坚硬,黑色,富有光泽,有深角形龟裂,中心坚硬,软木质。一般生长在桦木类的主干上,少数生于白杨和花楸上,能导致桦活立木的心材白色腐朽。
标签: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